宝鸡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社火之乡”看鱼汤的做法民俗:年虽止 艺术在延续

网络整理 2017-02-12 最新信息

  新华社西安2月12日电  题:“社火之乡”看民俗:年虽止 艺术在延续

  新华社记者李华、梁爱平

  “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随着“闹元宵”欢乐气氛的消散,中国传统的春节暂时落幕。在中国的“社火之乡”陕西省宝鸡市陇县,农民再次扛起用于社火表演的农具,投入新一轮春耕。

  社火是中国西北地区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陇县所在关陇地区的社火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素有汉族民间艺术瑰宝和“东方狂欢节”的美誉。目前陇县200多个行政村共有“社火会”300余家,每年参与、表演社火的人数多达10万人,占陇县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在陇县,将农具掺进社火表演,把农耕文明的智慧推向了极致。位于陇县城东北的李家下村,虽地处偏僻山村,但其社火绝活“连枷社火”,因把一种打谷脱粒的农具——连枷用于表演而远近闻名。

  除了连枷社火,当地比较盛行的还有马社火、车社火、地社火、高芯社火以及令人嘘唏的血社火。随着表演形式的革新,簸箕、木锨、锄头、麻袋、耕牛、推车等农具也逐渐被用于社火表演。

  从现有调查的资料来看,目前社火表演主要在华北与西北交界的几个省份中,尤其是陕西、山西、甘肃、青海4省的社火表演最有代表性、保存最好。

  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陇县农家的院墙上,到处画有社火脸谱。红脸执刀的关公、白脸持矛的周瑜……多变复杂的脸谱,代表着中国社火脸谱的较高水平。

  社火脸谱堪称我国最古老的脸谱之一,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吸收了京剧、秦腔、剪纸、皮影等多种艺术的精华。“社火脸谱并非简单的化妆。脸谱的形状、颜色很有讲究,一场社火需要两三个小时来化妆。”李家下村社火会会长王忠厚说。

  走进陇县,记者偶遇多支社火队伍。按照当地的风俗,每年春节期间,陇县各乡村都要装扮社火,从农历正月初二开始,走乡串户,过街入巷,向人们祝贺新春。

  据专家考证,陇县社火是中国保留较为完整的原生态汉族传统文化历史遗存。社火这种狂欢形式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因为它不仅能让农民舒展身心,还淋漓尽致地舞动出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由的追求。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