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走近周原 品味《诗经》——元培学院师生赴陕西宝鸡考古实最终的阿玛格顿践纪实|周原|考古|同学

网络整理 2017-05-18 最新信息

2017年5月5日至7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部分师生赴陕西省宝鸡市开展了为期2天半的考古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是元培学院“考古与《诗经》”通识教育系列活动的高潮。元培学院导师、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雷兴山老师在活动中担任领队和学术指导,元培学院的吴跃、于艳新、刘欣悦老师和来自各年级的80余名同学共同参与了本次实践。

理论积淀——从《诗经》到考古

作为系列活动的理论部分,同时也为了让同学们在参与实践时有足够的相关知识储备,学院在出发之前利用周六的晚上安排了3次集中授课。

4月8日的授课以“《诗经》与传统文化”为题,由先秦文学专家、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常森教授主讲。常老师通过各种例证和引用,为同学们展现了“文化”这一概念的丰富内涵,以及《诗经》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常老师的讲解使得同学们意识到,不能简单地把《诗经》当作一部文学作品来解读;要真正读懂《诗经》,需要结合先秦时期的周原文化。

常森老师为同学们讲解《诗经》

那么,解读《诗经》的具体方法是怎样的呢?在4月15日的讲座上,常老师选取了《诗经》中大家耳熟能详的4首诗歌,详尽地对其进行了解读。在解读过程中,常老师引用和参考了大量的研究文献,其中既有针对《诗经》文本的研究,也有关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这些基础知识和背景的介绍,加深了同学们对《诗经》与周原文化密不可分的认识。

如何更为有效地了解周原文化以及与之对应的那段历史呢?雷兴山老师在4月22日的讲座中告诉了同学们答案——“走近周原考古”。雷老师对考古学以及近年来周原地区考古工作的开展与成果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也算是对于陕西之行的活动预告。看着屏幕上展示出来的各种出土文物的照片,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到实地去一睹风采。

雷兴山老师为同学们作题为“走近周原考古”的讲座

5月5日下午,期待已久的实践环节终于到来。搭乘列车经过了一个夜晚之后,5月6日一早从西安经过2个多小时的中转,到达了宝鸡,周原考古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序幕。首站是宝鸡市中国青铜器博物院,随后大家前往位于凤翔县的秦公大墓和位于岐山县的周公庙,晚上在岐山县高级中学进行了讲学和交流。第二天则继续东进,先到位于岐山县凤雏村的甲组建筑发掘现场,随后参观岐山县周原博物馆和宝鸡市周原博物馆,最后从西安返回北京。如果将本次周原的行程绘制在地图上,可以发现这一路线与几千年前周人向东迁移的足迹大致重合。这也使得此行更加具有历史的真实感。

文化盛宴——博物馆参观札记

博物馆是考古发现与成果集中呈现的场所,也是历史和文化的讲述者。每一件展品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文化意涵,当然也包含着考古工作者的艰辛,因而每一座博物馆都是一场文化的盛宴。在本次实践中,师生们总共参观了3座博物馆:中国青铜器博物院、岐山县周原博物馆和宝鸡市周原博物馆。

中国青铜器博物院展出的甲骨文“中国”字样

位于宝鸡市区的中国青铜器博物院主要展出在周原地区发掘的青铜器文物,并将所有展品放在历史情境中,用史实将展览串联起来。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先后看到了先秦时期、西周时期、东周时期秦国的大量青铜器原件、复原品和仿制品,并了解到了当时先进的青铜铸造工艺。“大家不能只看这些青铜器本身,不能只站在现代人的角度思考,而是要将自己代入当时的历史情境和社会经济状况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文物背后所蕴含的内容。”讲解员详细的介绍,加上博物馆精心设计的文字说明和高科技的情境模拟,让一件件或泛着明亮的金属光泽、或在氧化下呈现出年代久远的青绿色的大小器皿、车器兵戈、摆设配饰全都成为无言的讲述者。透过玻璃橱窗,大家从整齐典雅的金文中,从古朴神秘的纹饰中,从深深腐蚀器物的铜锈中,看到了华夏文明起源的故事。博物馆中的陶器和玉器展览则从更多的侧面为大家展现了文明在这片土地的发源和发展。

同学们在中国青铜器博物院聆听讲解

在位于岐山县凤雏村的岐山县周原博物馆中,同学们看到了从仰韶时期以来到西周的各式文物,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够精。最为重要的是,同学们能够亲手摸到真正的青铜器文物。当小心翼翼地抬起一只沉甸甸的鼎的时候,沉重的不只是这块硕大的铜锡合金,更是厚重的历史,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历史信息。

同学们近距离接触出土文物

而位于扶风县召陈村的宝鸡市周原博物馆则呈现出另外一种风格。博物馆的地面是对当时场景和建筑的复原:从建筑形制、建筑布局到建筑的细节包括建筑周围的“散水”(用于避免屋檐的雨水侵蚀地面而铺设的石子覆盖带)都是根据考古发现以及相关文物考证而作,尽最大可能做到准确。其中有一座建筑的形制风格目前还存在着争议,因而在复原时分别按照两种主流观点建造了两个版本,这种严谨的态度让同学们颇受震撼。而隐藏在地下的、规模宏大的展厅则让同学们领略了更多精美的文物,以及与之伴随的历史和考古的细节。无奈参观时间总是流逝得那么快,同学们在催促声中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博物馆。

在宝鸡市周原博物馆的全体合影

3座博物馆虽然名称不同、风格不同,主题也各有侧重,但都紧紧围绕着先秦时期发生在周原这篇土地上的历史。把在3座博物馆中的所见所闻串在一起,同学们大致能够在脑海中勾勒出相关历史的图景。

穿越时间——历史遗址实地参访

周原地区——大致对应今天的宝鸡市市域——在殷商时期就有周人活动的足迹,在东周时期又靠近秦国都城。周秦时期的先人在这片土地上的活动,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器物,也留下了许多历史遗址。本次实践中,同学们参观了秦宫一号大墓遗址和周公家族墓地遗址。

秦公一号大墓墓坑

位于凤翔县境内的秦公一号大墓是中国君主墓葬制度从集体公墓制到个人陵园制转型期间的代表性墓葬,墓主人是秦国的君主秦景公。这座墓葬在墓道规模、殉葬人数等各方面创下了已经发掘过的墓葬中的记录。当面对深达几十米的巨大墓坑,以及其中整齐排列的活人殉葬用的衣柜大小的箱子和匣子,同学们无一不感到发自内心的震撼。在讲解员简单介绍了墓葬的相关内容之后,雷老师又给同学们讲解了先秦时期的殉葬制度,特别是当时的人殉(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陪葬)传统。据考古发现推测,殷商人和疑似为殷商后裔的秦人都保留着人殉的传统;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周人出于敬天保民的目的而摒弃人殉。听完讲解后,全体师生面向秦公大墓,齐声诵读了《诗经·秦风·黄鸟》。这首诗歌是秦人对当时盛行的人殉制度的哀怨和质疑。在此情此景下,大家一方面感叹人殉制度的野蛮和残酷,另一方面也体会到了周人废除人殉的划时代意义以及将周人视作华夏文化精神发源的部分缘由。

雷兴山老师在秦公一号大墓遗址为同学们现场讲解

位于岐山县西侧的周公庙原本是唐代时期兴建的祭祀周公之所,而本世纪初在该地区发现的周公家族墓地遗址使其名声大振。同学们在这一遗址的发现者——雷兴山老师的带领下,沿凤凰山向上攀爬,先是在周公庙参观,部分同学还在周公塑像面前进行了祭拜以期意外收获一段良缘。再向上大家来到了一座以“凤鸣岐山”为主题的青铜雕塑面前,了解了凤鸣岐山这一典故的由来。雷老师打趣地说道,所谓的凤鸟可能就是野鸡。下山途中,同学们极目远眺,在雷老师的指点下看到了周公家族墓地所在的山头,以及正在兴建的文化基地。在半山,全体师生齐声朗诵了《诗经·大雅·卷阿》,在字里行间感受西周成王时期人才济济、一片欣欣向荣的盛世景象。“匡扶致太平八方击壤,吐握垂高范四海归心”,在沿途的展览和大小亭台庙宇中,同学们看到了周公尊崇人才、勤于政事的品质,更从中悟到了周人之所以能够接管天下,正是由于他们具有上敬苍天、下重百姓、尊崇礼乐、重视人才的“王道”精神。周秦时期地面的土木建筑早已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但这片土地却成为了历史长河的无声见证者,默默地将我们的文明养育壮大,开出了绚烂的花朵。

师生一行在周公庙齐声诵读《诗经·大雅·卷阿》

现场体验——手铲如何“释天书”?

5月7日上午,一行人来到岐山县凤雏村考古发掘现场,近距离接触考古发掘工作。进入田野考古现场之后,同学们先是听取负责发掘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宋江宁博士对此前工作成果和当前工作进展的介绍。

在介绍结束后,雷老师为了让同学们对考古学的研究和分析方法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进行了现场教学。雷老师就地取材,对宋老师关于建筑年代、建造顺序、建筑布局、区域用途、地层覆盖等细节的描述和推断不断地发问、质疑和提出新的猜想。值得一提的是,田野中正在进行的是打破探方隔离的开放式考古,并且采用了新的“背景本位”理念,而这一系列理念正是由雷老师提出的。

雷兴山老师在考古发掘工地为同学们讲解

在发掘区域边缘的一处地点,雷老师就“散水”的曲折走向以及夯土外的“散水”提出了质疑。在接连不断的追问下,宋老师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即这些“散水”属于另一座平面布局呈现“亚字形框”形态的建筑,而这一猜想又引发了更多的问题。整个“质疑—猜想—推理—再质疑—再猜想”的过程如同侦探故事一般精彩。正是在这缜密、精细的分析过程中,雷老师可以说是手把手地教大家如何解读田野考古现场这本无字的天书。“考古不是盗墓,考古也不是鉴宝,考古是一门科学”,雷老师在考古的现场用科学的精神和方法为同学们诠释了这句话。重视背景、强调联系、分析推理,考古工作者们不会放过一丝一毫的历史信息,只为了能够离真正的历史情境再近一些,考古学不愧是科学方法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

雷兴山老师在凤雏村考古发掘工地为同学们现场授课

现场教学结束之后,一行人来到旁边的凤雏村甲组建筑基址,站在基址的平台上,面对着岐山,全体师生齐声诵读了《诗经·大雅·棉》,仿佛再现了商代周人领袖古公亶父在周原建立家园之时的情景,现场仪式感极强,此情此景将记忆永恒。

精神传承——将“周原梦”延续下去

5月6日晚,雷老师带领一行人前往岐山县高级中学。进入校园后,大家受到了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首先,雷老师为该校高三学生代表举行了题为“考古周原”的专题讲座。讲座从周原的地理概况和历史讲起,进而介绍了周原考古工作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最近十几年取得的重大发现和成果。当看到那些精美的出土文物图片时,在场高三同学的反应也是震撼和惊叹。在此过程中,雷老师也对考古学这一学科进行了介绍,并特别强调考古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所具有的吸引力。更为重要的是,雷老师通过自己的切身经历告诉在场的所有同学,文化遗产是无价之宝,但在目前强调经济发展的背景之下,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重重困难。最后,雷老师特别提出了“周原梦”,也就是将周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他指出,自己是一个文化遗产的守望者,他希望周原所承载的中华文明的高尚博大的精神能够成为全中国人的财富乃至全人类的财富。而这种精神的继承者,就是在座的各位同学,不论大家是否今后会从事考古工作,都可以在文物保护、文化传承方面承担起应有的责任。雷老师的精彩演讲赢得了在场同学的阵阵掌声,更加激发了同学们为传承历史文化、保护好文化遗产的强烈社会责任感。

雷兴山老师在岐山县高级中学作题为“考古周原”的演讲

讲座结束后,进入自由交流环节。现场几位高中同学就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开发等问题向雷老师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提问,雷老师也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针对一位高三学弟的提问,元培学院2014级的两位同学分别从各自的主修专业视角就“市场化和私有化能否更好地保护文物”问题展开讨论,为学弟学妹们展现了北大思想自由的氛围。最后,元培学院的部分同学向在场的即将奔赴考场的高三同学分享了一些高考的经验。

离开岐山高中之后,有位同学向雷老师请教道:“是不是可以说,正是对于西周精神财富的信仰,才支持您完成了那么多考古发现?”雷老师坚定地回答:“是的。”的确,雷老师对于文化遗产传承的信念与热情,让师生们看到了我们宝贵文化遗产的光明未来。这种精神既鼓舞着元培同学,也鼓舞着那些高三同学。

通识教育——学科交叉与人文素养

考古实践活动作为元培学院通识教育的特色教学项目之一,依托现有导师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是对通识教育理念的有力诠释和具体践行,它极大地丰富了大学教育的内涵。从2014年开始,每年春季学期举行一次,今年已经是第4次。此前3年的考古实践活动地点分别在河南郑州、山东曲阜和河南安阳,每次都反响强烈,获得了师生高度的评价。今年的考古实践在此基础上又做出了创新,大大增加了学科交叉的元素,而且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周原系周人在古公覃父时,受北方戎狄的侵扰,由邠(豳)地渡漆,越梁山,迁至岐山下所建的早期都邑。当文王、武王迁都丰、镐以后,这里仍是周人祖庙之所在,同时也是西周王朝诸多贵族的重要聚集地。因而,周原成为了《诗经·大雅》中记述的迁都之事的原址,也是许多诗歌的发源地。秦德公元年(公元前677年)“初居雍城大郑宫”始,至秦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城栎阳”,凤翔雍城作为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的秦都长达294年。《诗经·秦风》中的篇目采集于此。

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次实践活动选择陕西宝鸡作为实践地点,并以“考古与《诗经》”作为主题,将考古学方法、先秦历史、传统文化和《诗经》文本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博物馆参观、近距离的文物接触、直面考古现场、经典诵读等方式,让同学们全方位、多角度地感悟考古与传统文化,从而对周秦历史和《诗经》有一个更为立体的认识。而这也体现了通识教育理念中的跨学科交叉。此外,元培学院的同学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这样的活动既为不同专业的同学提供了沟通交流的平台,也有助于不同学科思维的碰撞。

同学们在去程列车上自发诵读《诗经》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元培学院教学副院长苏彦捷老师在出发前告诫同学们,通识教育还有一项要义就是个人修养的提升。而同学们在此次陕西之行中的表现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在去程的列车上,同学们自发聚集在一起,讨论并练习朗读《诗经》文本;不论在博物馆还是发掘现场,全体同学都随身携带者笔和笔记本,不时地做着笔记;在离开每一处活动地点时,主动向现场的工作人员挥手致谢和道别;在下车时,集体为司机师傅鼓掌表示感谢……

此次活动的圆满成功离不开雷兴山老师的辛勤付出,离不开目的地工作人员的协助,离不开学院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全体同学的积极参与。实践证明,同学们通过这样的课外活动所受到的教育并不亚于课堂教育,同学们亲临历史文化的发源地,可以在浓烈的文化氛围中体会中原文化的韵味,博学雅养、通达卓识、精神成人,这正是通识教育培养学生提高人文素质的目标所在。考古实践只是元培学院通识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缩影,全体元培人都在为“守正创新,引领未来”这个共同目标不断努力。(文字/李星宇 甘浩辰 图片/吴跃 罗乙童)

编辑:山石

Tags:周原   考古   同学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