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信息网

首页 > 同城信息 / 正文

88岁老犴银蛇人写日记70年 百本日记记录半个世纪生活

网络整理 2017-04-22 同城信息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记者 张晓辉 邓蓉)日记人人都会写,但坚持写一辈子却不那么容易。家住宝鸡凤县紫柏山下的88岁老人刘清善从18岁开始,每天坚持写日记,大半个世纪的沧桑变化都被他浓缩记录在了100多个日记本里,老人的用心和坚持让人感动。

凤县居民刘清善:“我们全家人和全国人民一样,心里高兴,我们应当发挥自己的力量,为建设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刘清善老人正在给家人朗读的是他的一段日记,写于1974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五周年之际,文字简单朴实,时代感鲜明。从1947年至今,刘清善老人每天坚持写日记,一写就是70年,日记本足足积攒了100多本,300多万字。

凤县居民刘清善:“(最初)写日记的原因是为了搞好工作,老人给我说过,要想写东西,天天多写日记。”

刘清善祖籍汉中,读过高中,当过教师,几经辗转,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凤县留凤关镇高桥铺村安家生活至今。刘老说,日子最困难的时候,他和妻子带着三个孩子艰难生活,全靠写日记振奋自己的精神。

凤县居民刘清善:“挖蕨根,找树根,找野菜。我在整理日记的时候,边整理我就边回忆当初咋样把这熬过来的,我自己佩服我自己。”

翻开刘老的日记,仿佛打开了尘封的记忆,从新中国成立,到土地改革,再到改革开放,都有记录。他写日记的纸张,也从纸烟盒、孩子们用过的作业本,变为到现在皮质的日记本。刘老说,现在日子好了,他的日记里更多的是总结人生经验,记录家乡的变化。

凤县居民刘清善:“凤县去一回,自己都感受到,国家的建设,确实快得很,修的房也多了,国家的建设公路各方面,确实是一日千里,有时候记录下来,有时候回来写几句感受。”

老人的儿女们说,如今父亲虽然88岁高龄,但每天写120个毛笔字和一篇日记的习惯仍然雷打不动。即使外出,也会带着纸笔写日记,回来后再把纸夹到日记本里,人们都笑称,刘老是名副其实的“活档案”。

刘清善的女儿刘妙莲:“如果要是没有我父亲这七十多年的日记,没有人了解到他们当年的生活是多么艰难困苦,我认为我爸记录这七十年的日记对我们家族也是精神财富,对社会也是大半个世纪的纪实和简史。”

Tags:88岁老人写日记70年 百本日记记录半个世纪生活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