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嫡一妻西行!西行!沿着丝路前行

网络整理 2017-07-03 本地信息
(原标题:西行!西行!沿着丝路前行)

  采风团成员在荐福寺合影留念记者尚洪涛摄  领导嘉宾在荐福寺敲钟祈福  记者尚洪涛摄  王延安挥动采风团大旗记者尚洪涛摄  阎安致辞记者尚洪涛摄

沿着丝路前行

“禧福祥·6年西凤丝绸之路杯”第三届青年散文大赛丝路采风团出发

沿着丝路前行

“禧福祥·6年西凤丝绸之路杯”

第三届青年散文大赛丝路采风团出发

记者韩东辰摄

两千多年前,张骞从长安城出发,一路向西凿空西域,打通了连接世界东西的丝绸之路;两千多年后的2017年7月1日,仲夏时节,万物葱郁,小雁塔内生机盎然,“禧福祥·6年西凤丝绸之路杯”第三届青年散文大赛丝路采风团从这里出发,一路向西,探访神秘的丝绸之路,寻找丝绸之路上的长安记忆。

1日上午,采风团出发仪式在小雁塔内举行,陕西省作协副大大、《延河》杂志执行主编阎安,陕西省作协副大大、西安市作协大大吴克敬,陕西省诗词学会会长孟建国,陕西省赋学学会会长商子秦以及西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夏泽民,陕西禧福祥集团董事长王延安,陕西禧福祥集团副董事长王延辉、西安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程建设、陕西省曲艺家协会副大大周春晓等参加了出征仪式。王延安、夏泽民和阎安共同向西安晚报文化部主任、采风团副团长高亚平授旗,标志着采风团正式踏上西行之路。

36人,16天

青年散文大赛的创举

2015年和2016年,西安晚报和陕西禧福祥集团连续举办了第一届和第二届青年散文大赛,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得到了业内人士和读者的一致好评,被认为是西安晚报的又一张文化名片。特别是青年散文大赛坚持深入生活采风的传统,得到了青年作家的高度认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作家们写出了更接地气的散文作品。在前两届产生了良好社会效应的基础上,西安晚报和陕西禧福祥集团联合主办的“禧福祥·6年西凤丝绸之路杯”青年散文大赛于今年四月正式开赛。

为了将青年散文大赛的优秀传统延续下来,也为了让作家们近距离感受丝路沿线的风情,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弘扬丝路精神,讲好新时代下的丝路故事,找寻丝路传奇中的陕西元素,全景、立体式展示丝路上的陕西印记,主办方特意组织了“禧福祥·6年西凤丝绸之路杯青年散文大赛丝绸之路采风行”,采风团一行36人,从西安出发,经天水、兰州、武威、张掖、嘉峪关、敦煌、吐鲁番、巴音布鲁克及那拉提草原、伊宁、霍尔果斯口岸,最终抵达乌市,一共16日的行程。

据悉,本次采风团成员以青年作家为主,还有陕西诗词学会组织的著名诗人、词家,其中还有几位“90后”青年散文作家,并有外地散文作家特意赶到西安,从西安出发跟随采风团一路西行。值得一提的是,省作协副大大,鲁迅文学奖得主——阎安和吴克敬也跟团前往,青年作家们将和两位作家近距离交流、探讨文学,着实难得。

新风貌,新精神

写出具有中国气派的好散文

昨日,风景优美的小雁塔内,采风团成员洋溢着出征前的兴奋。这里,也和丝绸之路有着神奇的不解之缘。2014年,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提交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遗产项目共涉及3国33处遗迹,其中中国境内有22处,小雁塔就是其中之一。

众所周知,小雁塔这座荐福寺的前身是隋炀帝的藩邸旧宅。不可否认的是,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亲自开拓丝绸之路的皇帝。唐中宗年间,从印度访学回国的高僧义净将这里建设成“义净译场”,与玄奘住持的大慈恩寺译场、不空住持的大兴善寺译场,并列同被称为中国佛经翻译史上著名的长安三大译场,闻名海内外。千年过往,余韵不衰。今天,这里完整保存有经由丝绸之路传入的佛教文化的典型象征物——佛塔和古建筑群。小雁塔本身,就是中外文化交流和精神寄托的象征成果。这条千年古道至今仍旧生机勃勃,每一次细微的接触,都会感受丝路跳动的脉搏。这次采风,既是一次重走丝路,也是一次新走丝路。重走,是要沿着历史足迹,追昔抚今,缅怀前人功绩。新走,是因为我们要继往开来,去发现“一带一路”上的新事物和新成果,并希望丝路的未来更加美好。

启动仪式上,夏泽民寄语采风团成员:“伟大的丝绸之路,历来就是文学艺术的创作源泉和讴歌对象,一千多年来留下了许多以丝绸之路为题材的名篇佳作。这次举办禧福祥·6年西凤丝绸之路杯第三届青年散文大赛丝路采风活动,就是要通过各位青年散文家的笔触,再现丝绸之路的新风貌,新精神,创作出高质量的文学艺术作品,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生态文化产品。希望采风的青年散文家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不仅身体力行地深入了解沿线的风土人情,还要从思想上审视和发掘丝路文明的当代传奇,写出具有中国气派、彰显中国精神的好散文。”

陕西禧福祥集团连续三届冠名青年散文大赛,特别是本次散文大赛沿着丝路采风,这是历届散文大赛的创举。采风团被授旗后,阎安、吴克敬、夏泽民、王延安和孟建国一同敲响了“雁塔晨钟”,九声钟声祈愿一路顺风后,采风团正式踏上了西行之路,第一站将到达天水,这也将是采风团此行的第一站。记者张静

采风手记

美丽的故事在路上

据说,有记者曾经问日本著名作家司马辽太郎,如果能选择,他愿意在哪个朝代哪个地方生活?司马辽太郎的回答是:生活在唐朝的丝路上。我不知道这个传说是真是假,我也不知道司马辽太郎最终有没有踏上丝路,但我却有这种幸运,作为随团记者,跟随“禧福祥·6年西凤丝绸之路杯”第三届青年散文大赛丝路采风团重走丝路。

采风团选在7月1日出发,要知道,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一天。7月1日,下半年的第一天,中国共产党的生日,也是香港回归祖国的纪念日;而对于此次参加丝路采风团的青年散文家来说,多年后想起这一天,还会有一个特别的纪念,因为这一天,他们沿着张骞的脚步,踏上了西行之路。

从不知道清晨的小雁塔如此繁华,有大爷大妈在练太极拳,也有阿姨正在打柔力球,古城的夏日即使是清晨,也是暑热难消。行走在这座古色古香的皇家寺院,内心却无比平静和祥和,院落里满眼绿色,让人感慨岁月静好。

对采风团的成员来说,这个清晨却没有那么平静,内心似乎更洋溢着一种热情。因为16天,36人,一路西行,抛开生活中眼前的苟且,去寻找诗意和远方了……来自宝鸡的青年散文家胡宝林用他散文家特有的诗意热情洋溢地说:“此次西行,我们要追寻张骞策马西域的背影,玄奘孤迈远征的脚印,我们要寻觅散落在丝路的文明遗迹,体验仁人志士开拓丝路的艰辛,我们要体味汉朝将士眼中的大漠孤烟,大唐诗人笔下的长河落日,用我们年轻的心把握历史的心跳、文明的温度、中华的辉煌。我们要追逐长安号班列的靓影,记录丝路沿线的巨变,感受不同民族的发展,采撷丝路上的陕西故事,用我们手中的笔,用充满时代气息的作品,展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魅力。”原谅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文字才能比他描述得更好,所以我全盘复制了过来,用他的语言概括我们所有人的心情。

旅途不可谓不辛苦,但阳光正好,蓝天白云,神秘的丝绸之路就在眼前,我相信,美丽的故事还在路上……记者张静

王延安:企业支持文化事业,这是双赢

2015年和2016年,西安晚报和陕西禧福祥集团连续举办了第一届和第二届青年散文大赛,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反响。第三届青年散文大赛,陕西禧福祥集团依然是唯一的冠名方,记者昨日采访了陕西禧福祥集团董事长王延安,他认为企业支持文化事业,这是双赢。

王延安告诉记者:“丝绸之路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开展,丝绸之路这条千年古道正越来越受到全世界人们关注和热爱。我们独家和西安晚报合作举办的丝绸之路杯全国青年散文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已经成为西安这座文化古都的一张新名片。之所以这样支持,是因为我们禧福祥企业需要文化。我们的6年西凤、15年西凤,是千千万万消费者喝出来的品牌;我们的禧福祥,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喜爱。为了回报社会对企业的厚爱,我们必须回报大家。我们联合主流媒体提高社会对青年散文艺术及其作用的认识,并将它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文化宣传企业,促进生产经营发展,让企业支持文化事业,达到双赢。”

王延安认为,和其他散文大赛不同的是,每一届青年散文大赛都要组织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散文家进行实地采风活动,“前两届大赛中,青年散文家的足迹遍布革命圣地延安、延川县梁家河、富平县习仲勋纪念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照金、山西太行山八路军总部、国家级贫困地区商洛、西凤酒源头凤翔柳林镇等。我们禧福祥集团和西安晚报倡导的散文家采风实践活动,得到了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和陕西省作家协会等单位的高度重视,对推动全国青年散文事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记者张静

省作协副大大阎安:

走向远方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文学永恒的主题

昨日的“禧福祥·6年西凤丝绸之路杯”第三届青年散文大赛丝路采风团出发仪式上,青年作家们期待而雀跃,他们即将一路西行,走向远方,寻找丝绸之路上的长安记忆。而在现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陕西省作协副大大、《延河》杂志执行主编阎安则指出了散文大赛背后更深邃的历史与人文意义,“它的长期坚持或许将成为陕西现代性觉醒重建的品牌与标志之一。”

阎安认为,丝路就是远方,从古丝绸之路到现在的丝绸之路,有什么样的远方,怎样走向远方,怎样和远方建立那种理想的人文归属关系,这是丝路文化永恒不变的主题和人类学意义。

他感慨,由于现代科技的进步,从某种层面上而言,当代人已生活在一个“没有远方”的时代,“现代化的速度,抵达方式和抵达能力,使得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到达远方,远方在今天变得唾手可得。而这,却也带来了很多人现代式内心的紊乱和精神迷惘。现代远方充满悖论的存在境遇,需求我们在精神、灵魂层面给出新的回应和答案。”

阎安也从文学创作的更深层次剖析了“寻找远方”的当代意义,“任何一个貌似碎片化、孤岛化的偏僻存在,在本质上都是世界性的,人类性的,世界的维度变了,表达的维度变了,人类的维度变了,这种深刻的现代之变,决定了我们的文学和文学表达也是势在必变。”

他因此表示,在当今时代,简单的认识生活已经无济于事,这个时代需要更广阔的精神洞见和人文综合,这是一个极大的时代课题,这也就要求人们,尤其是文学创作者一再地走向远方,进行精神和灵魂的远足。

这也是他缘何为青年大赛和其采风活动击掌叫好的原因——阎安认为,连续三届的“禧福祥·6年西凤丝绸之路杯”青年散文大赛和其采风活动,正是破解这一时代课题的高端文化活动,他因此感谢大赛平台敢为人先,为青年散文作家提供这样一个交流创作的机会,“陕西作协和《延河》杂志将持续关注和支持这一行动。它的长期坚持或将成为陕西现代性觉醒重建的品牌与标志之一!”记者孙欢

(原标题:西行!西行!沿着丝路前行)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